第二百六十二章、看伤
当今华夏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,又受列强环伺,内忧外患的苦况不但未有消弥,对未来该行之政体,更是众说纷纭,未尝能有定案。
前朝覆灭之时,政见分子一度提倡成立政府,学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,然而几经波折,终是没有实行。有志从政之人虽多,然而尽管他们有鸿鹄之志,却是无处施为——毕竟在这时代,管兵、管地盘的军阀,才是真正能说上事之人。
华夏便陷入了这样分割势力的时代,军阀在属地里各为其政,互有兼并、胜败,直至衍生出了雄霸一方的势力。
综观当下,南徐、北白、西马,军队势力相若,犹以北方白家呼声最高,特别是自白镇军重夺盛京以后,就被舆论捧到了最高处。
白镇军比之同等军位的丘八,既是年轻、又是留洋归国的子弟,堪说是前途无量。其下军队不但以严师著名,白镇军少时随白老爷打退沙俄人,独自一人更在东北抵抗日军,历经波折后重回盛京,这传奇的经历就让许多年青人神往,甚至像*****一样,对白大少帅有着狂热的祟拜。
正因如此,书记处每日才收到数不尽的自荐书,盼望白大少帅日后当上总统,便能投身为他的智囊,许多期待着从政??的青年如今都指望白镇军能从军阀改行当总统,运用白家的权力筹建民主政府,如此,华夏仿佛便有新希望了。
因为这单方面加诸的期望,便让世人不由格外留意着白家的举动,审察着白镇军,是否符合未来总统的标准。
怒洋从黎明时分出门,跑遍了京城的东西南北,直至深夜才回府。尽管昨晚在祠堂跪了一夜,背上给大哥打的皮肉火烫的痛,可他还是挺直腰背、强装无事的四处奔走——这都是该受的,每走一步,都让他记着自己这次的疏忽。
大哥用木板子抽他时,怒洋还是抱着个得过且过的心态,确实是挨了打、却不反省的。然而大哥走前搁下的一番话,却是不由让怒洋反思,他在祖先的灵牌前跪着,翻尸倒骨的,都想起了四年前的恩爱情仇。他曾经……恨透了大哥作那伪君子的模样,对子吟出了手;也恨子吟一面与他夫妻恩爱,另一面却与大哥好上了,他想过离婚,然而当时,他却已经割舍不下这段骗来的婚姻——便把丈夫囚在那小木屋里,要带他远走高飞。
然后,他死了,军队灭了,二哥逃走——大哥,却是没有败,他撑着唯一的一个团,开拔上了东北与朝鲜的日军开战、整顿三年,再卷土重来。
怒洋明白大哥的深意,也是认同的——他们兄弟,确实从来不是一股绳,各安其位、各谋其政,各自的顺从欲望……想要占有同一个人。
长此下去,不过是重覆四年前的败绩罢了。
如今盛京又再次回到白家手里,怒洋重居三少帅之位,却一直没把这职位看的多重,在他心里,当家的永远是大哥,而自己不过就是个协助的角色、不紧要的老三。
然而、大哥如今说不成,他要二哥和自己都扛起白家的责任,如此,才能守得了家业。
怒洋想了一夜,撑着发麻的膝盖站起时,已是一脸平静,蜕去了面对大哥时的桀騺,趁着天色一亮,他便去找了吕止戈,商量怎么控制京里的舆论。
怒洋思忖,这事儿若闹开,最坏的影响便是造成白家纵容军人的印象,因此,断案必须公正严明、对违反军纪的营长更需重罚,而报导的喉舌,则要勒得死紧。
怒洋亦与止戈去联络京里的大报社,压下那些妄加揣测、不怀好意的评论,又让人去写中立报导的文章,先以就事论事的方式,把这案子说予给公众明白。
就如白镇军和白经国所言,怒洋聪明伶俐,一旦他捺下脾性,认真专注的做事,其实这案子也并非难摆平。那花楼老板是受谁唆使,亦是有待探查,然而明面上,也算是给公众一个正面的交代了。
怒洋驾车驶到了白府门前,已经是快零点,他把汽车交给了门房,从玄关进了去,却听到下人说,武少爷正在客厅等着。
怒洋一听,心头便溢开了暖意,背上的痛、奔跑一天的疲惫,仿佛都在那么一瞬间烟消云散了。
他大踏步走到客厅去,就见厅里灯火通明,熟悉的人影坐在沙发上,已是靠在那椅把边上睡着了。
怒洋便柔了眼神,他放轻步子走到沙发边,坐在丈夫的身边,凑过身去亲那白皙的脸蛋。
嗯……子吟睡的并不沉,他一直候着妻子回来,只是因为困了,就合上眼睛稍休,当娘儿的呼息喷到脸上,他马上便醒了,一睁开眼来,就见着怒洋那不管看多少次,都让人屏息的美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