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279章 诗词迷宫03(2 / 2)

越星文点了点头,解释道:“李白和杜甫历史上只见过三次面,第一次是唐朝天宝三年,李白被迫离开长安,在洛阳跟杜甫相识,成了挚交好友。两人相约在梁宋,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境内会面。同年秋天,他们相约来到梁宋。第二年春,他们又在山东重逢,同游齐鲁。分别1时,互相送了这两首诗。”

虽然越星文的叙述很平静,可他的心情却无比激动。

历史上,很多名人的会面留下了千古佳话,李白和杜甫也是其中最出名的,他们一生只见过三次面,可就是这三次会面,两人成了一生的知己。

年龄相差11岁的两人,一起喝酒,一起吟诗,谈古论今,好不畅快!

在那动荡的时代,能遇到一位知己,太不容易了。在之后的很多年里,他们没再见过面,却从未忘记过彼此,也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佳作。

越星文中学时代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和杜甫,大一的时候,他专门写过李白、杜甫诗作研究的论文,对这两位的诗非常熟悉。但他从来没想过,有朝一日,居然能在图书馆看到李白和杜甫会面的场景。

这种时空错乱感让他心情无比复杂。

面前的李白和杜甫,都不是真人,只是图书馆创造出来的两个虚拟形象,也根本听不见他们说话。但越星文很想说一句,你们的作品,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,会一直传承下去,被后世所铭记。

……

李白和杜甫结束了会面,分别1后,李白的身影就消失在眼前,杜甫则骑着马继续向前,众人对视一眼,立刻跟上了他。

本以为杜甫会带着大家见下一位诗人,但没走多久,众人就看到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场景——

兵荒马乱的年代,四处都是战乱的痕迹。

烧焦的旗帜倒在废墟旁,随意丢弃在路边的骸骨被野兽啃食得面目全非,吃不饱饭的孤儿寡母哭着跪求一点干粮,儿子死光后的老人一夜白头……

哀鸿遍野的景象,像是电影一样在路的两边晃过。

作为唐朝最出名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一向最关心民生,在安史之乱后动荡不安的时代里,他创作了无数锥心刻骨的诗句,后世之人,哪怕没有亲自经历过那个时期,也能从他的诗作中,感受到当时老百姓所遭受的苦难。

越星文本以为这次会考杜甫的知名诗作,像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“朱门酒肉臭、路有冻死骨”等脍炙人口的诗句。

没想到,两侧的悬浮框中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文字,一看就是长诗。其中还有不少空缺,显然需要他们自己填上去。

而最上方的诗词名字,赫然写着《新婚别1》《无家别1》《垂老别1》!

这些并不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上需要掌握的诗词,也只有中文系爱好诗词的学生,才会去专门找杜甫的代表作去研究。

果然,诗的题目一出来,江平策就道:“我记得你大一的时候,写过一篇杜甫代表作三吏、三别1的解析论文。”

江平策对诗词并不感冒,但星文经常跟他一起上自习,他坐在越星文的旁边,看越星文查阅过不少资料,也清楚记得越星文写过的每一篇论文。

所以,看见悬浮框中的三首诗后,江平策就知道——这次又稳了。

果然,越星文微笑着说道:“没错。三吏和三别1,是杜甫描写战乱引起百姓疾苦的代表作品,虽然每一首都很长,但我一字不差全都记得!”

杜甫的三吏和三别1,让他闭着眼睛默写,他都能全部写出来。

何况,此时的答题墙上每隔一句还有一行提示,对越星文来说真的太简单了。

他上前一步,拿起毛笔,飞快地在空缺处填上字符。

“结发为君妻,席不暖君床。暮婚晨告别1,无乃太匆忙……”

“存者无消息,死者为尘泥。贱子因阵败,归来寻旧蹊……”

“四郊未宁静,垂老不得安。子孙阵亡尽,焉用身独完……”

新婚次日丈夫被迫出征的新娘;回到故乡却无家可归的青年;儿子全部战死沙场的孤寡老人——新婚别1、无家别1、垂老别1,三首诗字字血泪,描绘了那个时代百姓们的惨状。

见越星文迅速填完了全部空缺,其他同学都心情复杂。

三别1的每一首诗都是16行,32短句,160个字,加起来就是480个字。这么长的诗很难全部背下来,星文的记忆力确实出众,一字不差。

不过,作为中文系的学霸,知道杜甫的代表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?

反正如刘师兄所说,这次跟着星文躺赢就对了!

作者有话要说:不喜欢诗词的可以跳过这个副本哦~

还有几章完结。

.